【閱讀的召喚4】印象・在左岸
***
「好累喔!」
不經意發自內心的喟嘆,是一種傾吐,也可能是一種自憐。我們渴望獲得別人的慰藉,卻也自知這是無解的人生。
現代人的疲累彷若沒有止境,卻又查無實因。對許多人而言,放鬆已是一種不可得之輕,以致睡眠障礙、自律神經失調都成了熱門的門診科目。
於是,我們不由地羡慕起梵谷畫筆下的人物,專注地從事體力勞動後,在麥桿堆旁簡單地細細咀嚼黑麵包,再就地睡個午覺。那遼闊的平野是大自然寂靜的懷抱,溫煦的秋陽、清爽的微風中,彷彿傳來陣陣的鼾睡聲。
梵谷的「午睡」提醒我們,世事煩憂無盡──麥子歉收、稅負沉苛、夫妻拌嘴、世局動盪,但我們要能暫置一旁,給自己一份寬容,也給自己走下去的力氣。
我們可不可能,暫時放下不服輸的競爭意識、放下非如此不可的角色責任、放下難解又似無解的人生意義探索,就讓生活緩緩流動,但並不流向何方。也許,停下來,才能讓我們走過的路,慢慢浮現該有的意義。
梵谷的「午睡」,習自前輩畫家米勒的同名作品,但我卻對梵谷的「午睡」格外偏愛。
米勒的畫風寫實,人物彷彿還惦念著日常的種種,在半睡半醒中,耳旁還聽得到老闆叨叨絮絮的聲音,同事閒聊八卦的笑聲。然而,梵谷的「午睡」睡熟了,在消失的現實之上,浮現金黃綺麗的夢境,彷彿還散發著一道幸福的微光。